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科研
学术外院 |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教师参加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撰稿| 姚 倩 摄影| 第五届GTES摄影团队(图2-4),霍禺汝(图1)     发布时间 : 2024-11-10     浏览次数 : 10


20241025日至28日,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共收到来自243家单位的800余篇论文摘要,经峰会组委会三轮严格评审,我校教师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项伟副研究员和英语系姚倩博士提交的论文摘要被录用。项伟副研究员和姚倩博士分别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会。

全球教师教育峰会(Global Teacher Education Summit,简称GTES)是国际高端学术盛事,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发起,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每三年举办一次。

本届峰会以“面向未来·共筑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为主题,与会学者们围绕后疫情时代的教师关键能力及其培育、数字技术赋能教师学习与发展、学科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教育的循证实践、教师教育的跨界合作、创新与变革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届峰会摘要集刊发了项伟副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项老师从教育神经科学视角,探讨基于成长型思维培养模式的循证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提出重建以教育神经科学为基础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增设脑科学方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提升职前教师教育神经科学素养;同时突出成长型思维模式培养,形成“准备—设计—干预—发布—反馈”循证课程重构模式,更大限度激发职前教师将成长型思维模式运用到长期的真实的教学实践。

在本届峰会上,姚倩博士做了题为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Digital Competencies of 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 A Case Study of the RICH Model 的大会发言。

 


姚倩博士通过深入剖析职前英语教师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学习经历,探索了数字技术与RICH模式核心原则之间的融合互动。RICH  Research-based learning(研究性学习),Integrated curriculum(融合式课程),Coope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和 Humanistic outcomes(人文素养发展)的首字母缩写,这是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英语系实施的、始创于1994年的课程改革的核心原则。在过往的30年中,课程改革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发展创新。汇报充分展示了我们RICH教学团队在数字时代的积极探索。通过详细分析典型案例,总结数字时代RICH模式的显著特点,提出职前英语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提升策略。

此外,姚倩博士还主持了“数智时代的职前教师培养” 的学术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与会代表,就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与学术研讨。

 


会议期间,全球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专题研讨会、分组发表、圆桌会谈、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讨论全球教师教育议题,描绘了教师教育发展蓝图。共计26场大会报告,包括10场主旨报告,8场大会全体特邀报告,5场特邀报告,3场田家炳讲座。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29个专题研讨会,36场分组学术发表,百余篇海报展示,总计510篇研究展示。

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聚焦面向未来的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为全球教师教育研究者搭建高品质的国际对话平台,促进了全球教师教育研究者的学术对话,增进了彼此的合作与友谊。

 


[本文背景资料来源:第5GTES官网https://www.gte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