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拓宽深造及就业思路,找到努力方向,近日,我们通过线上形式举办了“从英语师范到国际新闻”校友经验分享会。本次经验分享会邀请了目前就职于国际视频新闻通讯社Viory香港办公室的张晨星校友,她从国际新闻职业、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到如何实现英语跨新闻三个维度进行分享。此次分享会由学工办娄瑶琪老师主持,胡美馨院长与朱玲佳老师受邀参会。
分享会伊始,娄瑶琪老师简要地对校友张晨星进行了介绍。张晨星于2022年毕业于英语(师范)专业,2023年取得香港大学新闻专业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大赛网络赛场全国一等奖、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其工作、实习期间作品见于法新社(AFP)、亚洲新闻台(CNA)等多家媒体平台,目前就职于国际视频新闻通讯社Viory香港办公室。
张晨星校友先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自己目前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类:Verification, UGC Gathering, Filed Production。Verification主要指核实新闻视频的准确性和时效性,UGC Gathering指负责通过各社交媒体平台获取高质量的用户视频并与内容作者建立联系确保合法性,Field Production主要包括拍摄独家新闻视频素材并将其提供给相关媒体。
除此之外,张晨星校友还分享了更多新闻工作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新闻写作、拍摄、声音处理、剪辑等工作岗位,以及网页制作、编程、数据分析、大数据模型等各种新闻工作岗位。她还提到,新闻行业工作者还可以作为出镜记者进行现场新闻报道。
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跨专业至新闻传播的优势,张晨星校友从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讲述。她强调了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把握机会、锻炼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她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演讲、辩论、师范技能比赛以及课程课堂展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她进一步阐述了英语专业学生跨专业深造的优势:对于国际新闻传播行业来说,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语言基础对于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带来更多机会。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信心。除了英语之外,张晨星校友还鼓励同学们利用好资源和平台,学习并熟练掌握第二外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对于自己如何实现从一名英语专业学生到新闻工作者的转变,张晨星提到,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无论是考研还是申研,都应该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做好足够的规划,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相关信息和最新资讯。其次,丰富自己的背景经历。机会是创造出来的,张晨星校友鼓励同学们可以在校内外多方寻求机会,例如我校的非洲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各类课题组的研究学习、平时的课堂讨论等都是很好的资源和机会。最后,张晨星校友向我们分享了她在港大读研期间拍摄的课程作业纪录片Home Far from Home。
在提问环节,英语师范专业的施渊丹与马雨欣对自己的学习及深造方向上的困惑向张晨星校友寻求解答。张晨星校友肯定了二位同学的想法,并鼓励同学们,其实很多专业的门槛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相比于校内课程的辅修,新闻专业更注重课外的实践与实习。
胡美馨教授是张晨星本科一年级“综合英语”任课老师,也是其校级课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她认为,张晨星从一年级课程课题的英国媒体“脱欧”报道话语研究、校级课题的中外媒体对中国抗疫女医护人员的形象建构对比分析、到毕业论文的中外媒体COP26报道中的非洲形象建构对比分析,打下了媒体语言能力和媒体话语研究能力基础;她积极寻求实习机会,从非洲博物馆外文讲解员与微信公众号创建运营,到中国科学院前沿研究科普公众号内容编辑、上海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实习生,提升了媒体工作实践能力。胡教授鼓励同学们向张晨星学习,明确目标,持续积累,勇敢尝试,创造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朱玲佳老师在本科期间曾指导张晨星校友的英语演讲,朱老师高度肯定她的坚韧品质,评价张晨星校友“sweet and kind as always”。
最后,娄瑶琪老师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简要总结。她指出,张晨星校友的经历告诉我们,作为英专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实现“英语+X”的发展路径,找到自己独特的人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