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通知

学院通知

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通知  学院通知
二号通知 | 第十二届中国外语博士论坛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24-10-02     浏览次数 : 104

图片

 第十二届中国外语博士论坛

(2号通知)


图片

导 语

“第十二届中国外语博士论坛”将于 2024 年 11 月 21 日至 23 日在伟德国际1946官网举行。本届论坛将以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外语博士的培养与创新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外语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论坛将邀请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和学刊主编等,围绕相关议题发表主题演讲,并组织专题研讨学术点评。“中国外语博士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为外语学界的学术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届“中国外语博士论坛”系由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承办,《中国外语》编辑部协办,旨在为中国外语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构筑科研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外语学科高端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鼓励青年学者的学术争鸣和学术创新。参会代表主要涵盖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者和在读博士研究生。因论坛报名截止时间将近,为给大家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现将原定于2024年10月10日的论坛报名及摘要提交截止时间延迟至2024年10月20日


01

论坛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外语博士培养与创新


02

主要议题


(1)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研究新动向

(2)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

(3)外语教学研究前沿发展

(4)翻译研究创新与发展

(5)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新动态

(6)国别与区域研究新视野


03

受邀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

持续更新中)


王升远教授,《日语学习与研究》常务副主编,复旦大学;

王和平教授,《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报》执行主编,西安外国语大学;

邓耀臣教授,《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大连外国语大学;

杨   平教授《中国翻译》主编,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杨金才教授,《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南京大学;

束定芳教授,《外国语》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

苗兴伟教授,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

洪   岗教授,《浙江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学报》主编,浙江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

徐   浩教授,《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

常少华教授,《中国外语》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敬民教授,《上海翻译》主编,上海大学。


04

会议日程(暂定)



05

其他事项


(1)请于2024年10月20日前,扫描以下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及摘要:


(2)本次研讨会收取会务费1200元/人。在读博士生会务费减半(600元/人)。交通、住宿等费用自理。

(3)住宿信息:金华世贸大饭店(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八一北街737-739号)

(4)交通信息:

金华站:出租车/网约车车程约 10分钟,车费约10元;公交车可乘坐 37 路、K330 路。

金华南站:出租车/网约车车程约 25分钟,车费约40元;公交车可乘坐 B2路或B2支线。

(5)联系方式:

张睿:18052843308(手机),微信同号;

周彤:17857182016(手机),微信同号

邮箱:FLP2024ZJNU@163.com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

协办单位:《中国外语》编辑部

2024 年9月30日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简介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建系于1960年,建院于1996年,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成员,“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首届理事单位。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另有学科教学(英语)、翻译硕士(英语、日语)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第五轮评估中获评B,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学院拥有英语、日语、翻译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年轻蓬勃的法语专业和大学外语教学部,在校本、硕、博学生1600余人;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各类省部级课程40余门。RICH外语教育实践与研究相关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院拥有24,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建有设备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笔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和教学中心、职前外语教师实训中心、眼动实验室和学术报告厅等先进教学设施,为师生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秉承“崇真尚美,博文弘道”的院训,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追求卓越的梦想文化、潜心问道的学术文化、同心奋进的家园文化”。学院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兼备,语言能力与实践能力皆强,富有创新精神、跨文化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朝着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的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