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记忆里的拼贴画——王月诗集《事件》作品朗诵暨诗歌研讨会在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一楼连廊举行。本次活动由李蓓蕾副教授主持,邀请了伟德国际1946官网人文学院“双龙学者”特聘教授蒋永国、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阮蓓怡老师、楼育萍博士、王亚萍博士、冯宝鑫博士作为嘉宾参与对谈。现场吸引了来自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英语系本科生、草叶文艺研究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学员及其他专业的同学参会。
本次诗歌研讨会旨在通过王月博士的诗集《事件》,探索诗歌这一古老而永恒的艺术形式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个体生命成长的积极影响。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更是一场师生共话诗意、共读诗文、体验不同生命历程的文学之旅。

李蓓蕾副教授主持研讨会
王月博士分享创作心得
王月博士分享了《事件》诗集的创作心得。她提到,诗歌的流露往往是自然的,时机到了,诗便自然而然地诞生。诗是成长的记录,是生命历程的显现。《事件》诗集收录了270余首诗歌,按主题分为生命、梦幻、行路、情感、季节和状物六个部分。王月博士强调,整理这些诗歌的过程就像整理自己的生命轨迹,两者同样丰富多彩。诗集的题目“事件”意味着偶然,而偶然中也蕴含着必然。这些偶然成为生命中的标志性节点和转向。当创作者回看这些诗文时,仿佛在看一位陌生人,奇特、久远、新鲜,这也是诗歌创作带来的奇妙之处。
王月博士分享创作心得
与谈嘉宾发言
阮蓓怡老师引用华兹华斯“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的观点,称赞王月博士诗歌中展现的强烈个人情感,指出其诗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她朗诵了诗集第一辑“生命”中的《对抗(二)》,赞扬诗中所展现的顽强生命力。
与谈嘉宾阮蓓怡老师
蒋永国教授对王月博士诗集的出版表示祝贺,强调诗歌是一种感觉。他通过朗诵并解读诗集第五辑“季节”中的《岁末咏叹》,指出诗集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巧妙的情景切换,以及末尾两句的神来之笔令人意犹未尽,高度肯定了王月博士在古诗与新诗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努力。
与谈嘉宾蒋永国教授
楼育萍博士表示,自己对诗歌这一神圣体裁一直心存敬畏,而读了这本诗集后,开始亲近诗歌。她与王月博士讨论了诗歌创作中节奏和韵律、情感和意象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朗诵和静读中的不同作用。
与谈嘉宾楼育萍博士
诗歌朗诵
在诗歌朗诵环节,在场师生聆听了国社学院毛力群教授倾情朗诵的诗歌音频《走走停停》,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硕士研究生季陈希、杨婉婷、凌心玥、龚榆涵同学分别朗诵的诗歌《泊》《真假世界》《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和《陷落》,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本科生岑俊劼、李雨娉、应嘉怡依次朗诵的诗歌《事件》《倒下的门》《记忆(一)(二)》。最后,诗集作者王月博士为大家朗诵诗歌《秋夜》以及近作《寻桑格利亚不遇》。
自由研讨和提问
自由研讨和提问环节中,王亚萍博士指出“静”字多次出现在王月博士的诗集中,诗歌中藏着的情感和意境展现了诗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冯宝鑫博士结合自身经历,就新作《寻桑格利亚不遇》与与会师生探讨“不遇”和“错遇”的所思所想。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龚榆涵、凌心玥、杨婉婷、季陈希分别就朗读篇目进行心得分享。
与谈嘉宾王亚萍博士
与谈嘉宾冯宝鑫博士
会 后
会后,王月博士赠书于现场热爱诗歌的同学,并在诗集《事件》扉页写下寄语。
王月博士签名赠书现场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以诗为桥,不仅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探讨、交流的平台,还引导青年学子深入诗歌与文学世界,促进了创作者、研究者与读者间的互动交流。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将持续深耕文学研究及创作,期待我们师生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与会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