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至9月22日,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师生团队应邀参加“首届全国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建设与研究高端论坛”。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外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主办,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语》《外语界》《外语教材研究》等单位协办。
全国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建设与研究高端论坛旨在推动中国特色外语教材建设理论体系构建,共创中国外语教材创新发展新局面,推动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设有四场主旨报告、四场专题研讨和六个平行分论坛,会议议题涉及外语教材理论、编写、使用、评价、教师发展、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新形态教材以及“四新”外语教材建设等多个维度,审视当下外语教材建设面临的核心议题和建设需求,分享最新外语教材研究成果,探讨新时代外语教材建设与研究的新路径。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的师生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并在多个分论坛做了论文发言。在“高校外语教材建设研究”平行论坛,骆传伟老师做了题为“外语数字教材开发中个性化学习的情感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的报告。报告中,骆传伟老师指出,虽然AI技术赋予了外语数字教材情境化、个性化、智能化等优点,但其虚拟性使个性化学习难以落地。如何利用情感支持系统来增强学习者的动机和学习意愿,成为提升外语数字教材效能的关键问题。该研究基于文化震撼、情境化学习、游戏化自我效能激励等理论,提出了针对外语口语类数字教材的情感支持系统的构建方法,旨在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效应,增强其学习动机和持续学习的意愿。此外,还探讨了评估数字教材情感支持系统有效性的方法,为外语数字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在“外语教材使用研究”平行论坛,应建芬老师和马淑珍同学做了题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教材依赖度现状探究”的报告,以“教材依赖度量表”为抓手,探究了中小学英语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改进教材使用策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启示。
在“基础外语教材内容设计研究”平行论坛,胡萍萍老师受邀主持该分论坛会议,并与徐凯妮同学一起发表了题为“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的高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主题意义分析”的报告,分析了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Reading and Thinking 部分插图的主题意义,为一线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教科书插图提供了相应策略。蒋廉洁同学报告的题目是“思辨能力视角下初中英语新旧教材中的问题设计对比分析”。该研究比较分析了在思辨能力视角下新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在问题设计方面的差异,旨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蒋廉洁同学还就参会人员所提出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答。
在“基础外语教材文化与思政融入研究”平行论坛,潘玉婷同学做了题为“沪外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的报告,从内容分布与呈现方式两个维度,对沪外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屈婉婷和叶丽烜同学做了题为“沪外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德育元素融入与呈现研究”的报告,结合主题语境从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个层次及显隐性方式深入分析了沪外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德育元素融入与呈现的内容和方式。
在“基础英语教育双新教研”平行论坛,李乐怡同学做了题为“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新教材听说板块的教学设计研究”的报告,分析了高中英语听说课堂现状及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新教材听说板块教学的可行性。发言结束后,来自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罗永华老师提出建议,认为要关注教材中两个听说板块的区别及与产出导向法的适配性,注重听力策略教学的融入,并遵循“整体-部分-细节”的听力教学路径。
以上参会发言的同学都是我们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此次高端论坛,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外语类专业学科发展新动态与外语教材建设新路径的理解,同时也很好地展示了我们师生在外语教材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年来,我们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磨练师范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先后蝉联五届“田家炳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就业率稳居前列,本专业毕业生得到了基础教育界的充分认可。未来,我们将继续开拓进取,深耕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为我国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建设和相关研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