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

优秀学子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生工作  优秀学子
视界·生说|杨宇迪:透过南非的科萨文化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和博弈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撰 稿 | 杨宇迪     发布时间 : 2024-09-26     浏览次数 : 66

杨宇迪,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2022级英语(师范)专业1班学生,入选第一届伟德国际1946官网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本科实验班。

 


加入非洲区域国别学本科实验班对我来说,意味着迈向世界、接触多样的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在这个班的学习和实践生活中,我获得了对非洲更立体和丰富的认知,对人生也有了更清晰和明确的规划。这是我加入这个班的初衷和收获,也是把握机会前往南非访学的原因——亲眼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亲身去经历更多彩的人生

短短的一个月里,南非多彩且浓烈的本土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和体验这些文化过程中,我见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交融和博弈。

 



在纳尔逊·曼德拉大学学习的第一周,我们参加了Noluntu Dyubhele 教授的科萨文化讲座。科萨族保留了割礼的传统,但对女性而言,割礼对身体伤害极大,甚至导致了许多接受割礼的女性不幸死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医学和卫生观念,以及对民主人权的追求,使得女性割礼逐渐退出了时代的舞台。即便在某些地区女性割礼仍然存在,但仪式中不再涉及伤害女性身体的行为,只是作为标志女性成人的仪式。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妥协

 


Dyubhele教授还向我们展示了科萨族的传统服饰,分享了这些服饰的穿搭和配件的佩戴对科萨族的深刻意义。对于科萨族来说,在庆典上穿着传统服饰时,从头巾到裙子,从头饰到挂饰,所有配件的齐全是绝对严格的要求。然而,科萨族的妇女们在传统中也注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她们如今佩戴头巾的方式不再是朴素的覆盖、打结、固定,而是采用更加复杂和华丽的方式进行缠绕和塑形,使得头巾的造型看起来更为复杂与独特。在制作服饰、箱包和配饰时,她们也都会有时尚的考量。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和创新。

 


科萨传统文化正遭受着现代化的冲击,面临着消退的挑战。科萨族的许多传统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例如孩子跟父姓,女性需要穿着得体和规矩以体现对丈夫及其家族的尊重等,这些传统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者的批判和反对,甚至一部分科萨族的后裔在西方教育的影响下,对自己的传统也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但像Noluntu Dyubhele教授这样的科萨人民仍然坚守、热爱且传承着自己本族的文化,与现代文明博弈和抗争着。

在我看来,尽管这些文化是在父权制下发芽生根的,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文化的多彩,不能否认这一民族的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深依恋。对于他们的文化,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理解和批判,而是应该去交流,去体验。在这个文化议题中,他们主观感性的体验需要远远超过我们外人理性的批判。他们对自己族群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就犹如中华民族深深热爱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般,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无法被时间和现代所动摇。然而,一旦我们开始明显地意识到自己传统文化的存在,开始讨论如何坚守、传承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坚定地去执行传统的仪式等等,这样的固执背后其实体现的是科萨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化洪流面前的无力感。

Dyubhele教授亲口讲述了一些科萨族传统文化的衰败和消失。话语中,她的失落和担忧也开始让我反思,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传统文化保护该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保护传统文化的尝试和努力正在发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多个国家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例如,多哥的传统舞蹈的识别、保护和推广项目,以及在太平洋和加勒比地区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紧急情况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建设项目,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威尼斯的洪水控制、柬埔寨吴哥窟的保护和修复、马里廷巴克图的文化遗产重建等。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更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技术,许多数字保护项目得以实施,这不仅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存,还促进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共享。例如西安城墙的数字化保护、龙门石窟的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故宫博物院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展、敦煌遗书的数字化修复、苏州“狮林·园宇宙”项目等。

 

生活在一个文化多样性繁荣发展的世界中,我们不应该太过于理性、批判和排他,而应该主动理解、拥抱和热爱这个世界多彩的文化,手牵手共同在时代洪流中守护人类历史发展存留下来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