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9月6日下午,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双创讲坛”第九讲在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报告厅举行。我们英语(师范)专业2002届毕业生、SHRM-SCP美国人力资源高级专家、NCDA国际职业发展咨询师马捷应邀为外语学子带来了一场以“从Wittgenstein到Jobs——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与人生探索”为主题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冯宝鑫博士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马捷学长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就外院学子的职业与人生探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洞见。讲座伊始,马捷学长以语言学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图片导入,询问同学们对于图片的不同看法,以别样的视角引导同学们思考语言的作用及其不同寻常之处,并分享了他对于语言的看法和见解。
随后,马捷学长结合自己作为面试官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面试官选拔人才时主要考虑的六大维度——精神、身份、信念、能力、行为和环境。他介绍了自己十年以来在美国硅谷和中国招募和培训员工的实际经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从面试官的视角向同学们展示了思维精确化的重要性。他建议同学们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着重训练这样的思维习惯,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更加严谨。他指出,如果无法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保持沉默,控制自己表达的欲望。
此外,马捷学长通过分享自己去苹果公司面试的经历,强调了真诚这一重要的特质,而真诚的前提是明确自己做事的理由和初衷。他结合乔布斯的例子,指出乔布斯身上宝贵的品质——不为别人妥协,他建议同学们保持自信,追随热爱。
最后,马捷学长围绕自己面试和招聘的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人才选拔的相关标准。首先,他指出能力是评价面试者的重要标准,他建议同学们认清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主动向面试官说明;其次,他指出需求匹配和设计思维的重要性,理想的员工能出于本能地发现问题,拥有设计思维的应聘者在面试时会更有优势;此外,人与人的相处在职场中也至关重要,许多公司注重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化学作用”,即心与心的交流、脑与脑的碰撞,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职场中不可或缺。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读研专业的选择、就业时如何更具竞争力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马捷学长逐一作出详细解答。首先,他分享了自己选择读研专业时的动机与原因,希望同学们打造自己的独特魅力,在用语言展示自己时能熠熠发光。同时,他建议大家用日常语言打开探索已知世界的大门,保持对不确定性的包容。其次,他建议同学们学会写求职信,求职信是展示自己真实想法的最好方式。关于简历制作,他再次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并建议同学们在面试时展示自己曾经做过并引以为豪的计划或项目,从而尽情展现自己的设计才华、执行才华和组织才华。最后,他建议同学们在面试时多思考一家公司能为自己做什么,而不是急切地表达自己能为公司做什么。
院长胡美馨参加了讨论。她感谢马捷学长结合自己丰富的跨学科学习、跨文化工作经历,为同学们打开新的视野。她呼应马捷学长的讲座内容,再次强调语言或说话语既是思维的支架,也是认知的边界,建议同学们向马捷学长学习,充分认识语言的形塑力量与边界局限,在话语建构面前保持独立思辨,深入追问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勇于探索人生的丰富可能性。
这场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刻的职业与人生洞察,也激发了同学们对语言、思维和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继这场启发性的讲座之后,第二天,马捷学长在学院一楼连廊会议室与学生代表们进行了一次更为深入的座谈。座谈会的氛围轻松而热烈,内容涵盖了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求职技能等多个维度,充分展现了马捷学长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行业洞察。
在座谈会上,同学们积极地提出了自己在职业规划、学习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等方面的疑问。马捷学长耐心地一一作答,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他鼓励同学们要勇于探索,不断挑战自我,同时也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必要性。
马捷学长还特别强调了外语专业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优势,他指出,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他建议同学们要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将大大增强同学们在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
此外,马捷学长还就如何撰写求职信、如何准备面试、以及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特质等实用技巧进行了详细解答。他的回答不仅具有指导性,而且充满了鼓励和启发,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感到受益匪浅。
这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马捷学长的真诚分享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通过这次深入的交流,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职业发展建议,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座谈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留给了同学们无限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