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翻译系教师费周瑛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发表学术论文《“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方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CSSCI等国内权威评价体系或检索系统收录的外语学术刊物。


图片


文章立足译学界,强调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对外传播的开始,因此“译好”至关重要,亟需设计系统化的翻译方案。研究指出,全译与变译作为翻译策略系统的两大子系统,如何分别发挥如实“讲”和如愿“讲”的作用并打好组合拳,是译好中国故事的关键。

研究表明,以求极似为首要任务的全译可实现如原文所写和如原话所说,如实讲述中国故事以求特效为核心的变译通过增减、编译、译述等变通手段满足己方与他方需求,并积极期待,创造需求,如愿讲述中国故事。此外,更可策略性地结合二者之长,变译先导,通过灵活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受众,激发兴趣,扩大中国故事的传播广度,为全译的出场做足铺垫;全译跟进,提供更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故事的途径,满足受众被变译作品所勾起的探求欲,增强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深度。两者灵活组合,发挥各自优势,打好组合拳,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从而昭示亲和力,获得认同、理解和亲近。因此,精心设计全译与变译各法之间的灵活组合,构建译好中国故事的方法体系,才能真正将中国故事讲好、讲清楚。


作者简介

费周瑛,博士,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翻译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典籍译介与传播。在《中国翻译》《国际汉学》《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作为副主编出版编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