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高中英语团队赴华南师范大学开展集中学习。本次交流学习活动旨在借鉴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与改进。在此期间,学员们游学于广东省校,在学术大咖们的理论引领下品悟高中英语教学的构念与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斌教授给我们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中英语教学创新”的专题讲座。刘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AI)在教育和日常工作中的积极应用体验。他强调了拥抱新技术的必要性,并对AI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表示期待。他深入探讨了AI在教学领域的潜在影响,包括简化教学任务、个性化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指出了AI在理解复杂思维和人类情感方面的局限性。此外,他还涉及了具体AI工具和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师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改进教学实践,展望了未来教育技术与人类教师合作的新模式。
刘教授的讲座结束后,来自金华八中的柴慕竟老师感慨良多。过去一年多,她一直在探索AI与教学评价结合的创新路径,经历了诸多尝试与挫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面对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复杂应用和快速更新,她始终渴望更系统、前瞻性的指导。柴老师表示,刘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I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如何将其与教学评价深度融合,实现精准反馈。这些内容不仅解决了她长期困扰的问题,更让她豁然开朗。她由衷感叹,刘教授的分享为她提供了最全面的答案,也为她未来的教学探索指明了方向。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檀教授给我们做了“高中英语智慧科研:选题凝练与方法设计”的专题讲座。金教授强调了行动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核心作用,即教师通过反思和实践调整来解决教学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讨论涵盖了利用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深入理解教学现象,以及技术工具在提升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提到了数据收集与分析的重要性,包括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并强调了研究设计的必要性。此外,还介绍了多种教育资源和智慧化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利用这些工具优化教学实践。讨论还涉及了量化与质化研究的区别,以及如何有效设计研究方案,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科研方法与资源,以促进教育实践的创新与改进。
来自台州回浦中学的曹军喜老师表达了自己在这场教学盛宴中的收获与满足。对于一线中学教师来说,科研常常是短板和痛点,尤其在选题、文献整理、文字组织等方面显得相当匮乏。今天,金院长的讲座让曹老师深刻感受到一个关键词——“智慧”。他总结了三点收获:一是“智慧启迪”,教授分享了选题和方法设计的精髓;二是“智慧碰撞”,通过案例讲解和小组讨论激发思考;三是“智慧馈赠”,金院长分享了书籍和实用工具。曹老师感谢金院长的精彩讲座,并期待未来运用AI赋能科研。
华南师范大学以其深厚的教育底蕴和创新精神,为浙派名师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此次交流学习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地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更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浙江的老师们收获颇丰,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在华南师范大学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创新举措,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