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晚,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第18期先锋大讲堂暨师范技能经验分享会在学院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先锋大讲堂活动特别邀请了2024年度国家级、省校级师范技能竞赛的优秀选手罗鲁杭、应安怡、郑佳琦、苏逸龙和徐巧纤作相关赛事经验分享。英语系主任竺金飞老师出席分享会并作指导讲话,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及部分研究生共150余人参加分享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英语212班罗鲁杭从回顾自身参赛的经历与体验开始,以热爱、坚持和机遇三个关键词表达了他的收获与感悟。之后,罗鲁杭从赛事类别、层级、赛制、比赛内容等方面对师范技能比赛进行了全面介绍,在此过程中,他补充了不同比赛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他还从单位招聘、师范能力、个人成长三方面总结了参与师范技能大赛的价值与意义。当谈到如何才能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他认为扎实的基本技能、出色的课堂设计与稳健的现场发挥缺一不可,之后,他就基本技能展开阐述,建议同学们从口语、板书、设计与课型方面“过五关”,由此才能在校赛、院赛、省赛等赛事及求职路上“斩六将”。



  英语226班应安怡进行了以促进深度理解为目的的读思课设计思路与案例分享。她在认识到读思课本身价值的基础上,从文本的分析、教学目标的撰写、教学步骤的执行一一陈述读思课的设计框架。同时,她认为教师应当在各个环节贯彻促进学生思考的内容,以读前导思、读中促思和读后拓思的模式,有逻辑、有层次地推进课堂。此外,她也鼓励同学们敢于行动,积极进取,发出了keep going and keep learning的号召。



  英语212班郑佳琦为大家带来了读写课教学思路与亮点设计的分享。她从如何才能实现为写而读的问题引出了罗晓杰老师的三段七步读思整合教学模式,总结了以思为桥梁连接读与写的教学路径,详细阐释了读与思的内涵与构成。在亮点设计方面,郑佳琦依托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强调了产出任务的相关性、可迁移性以及任务情境的真实性三方面在读写课设计中的重要性。



  英语214班苏逸龙则以学术研究的态度与同学们探讨了如何设计并实施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听说课。他首先展示了经验主义与循证主义对教师教学的不同价值,之后以极具互动性的方式引入了以学术研究思路为框架的听说课设计与实施的可借鉴模式,尤其在文献综述部分,将5A模型、证据金字塔、师生互动模型等理论模型应用于教学设计,凸显了理论与实践沟通对话的科学的教育研究意识。此外,苏逸龙以详实案例展示了循证思维在撰写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评价课堂中的应用,扩展了同学们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思路。最后,他从理论学习、具身学习、专业技能三方面提出了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英语215班徐巧纤聚焦于小初义务教育阶段,分享了不同学段的课型设计思路与案例。她重点讲解了初中阶段听说课、读思课与读写课三种课型的设计范式,以PWP模式为例,结合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各个版面,分别介绍了课堂不同环节可选用的活动类型。另外,徐巧纤将小学英语听说课、故事课、词汇课、写作课与语音课分别进行了教材展示与案例解读,分析了初中与小学学段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不同之处。










  现场问答环节中,往届优秀选手们根据自己备赛和参赛的经验对同学们的疑惑进行了悉心解答。就如何获取优质板书设计的问题,罗鲁杭建议同学们善用网络资源,从各个社交平台学习优秀板书设计,或是积极主动联系学长学姐,获得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师范新手如何提升自身,从而上好第一堂课的问题,各位选手认为同伴在专业提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熟悉教材、苦练板书、磨炼发音等教师基本功对新手教师依然有着奠基的价值与意义。








  竺金飞老师作点评并总结发言。她指出,师范技能素养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方能厚积薄发。她建议低段的同学们在教材研习、教师语言、教姿教态等方面尽早开始针对性的自我训练,强调高段的同学们利用好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内化教学相关知识,学以致用。



  言及师范技能大赛期间的种种困难,竺老师表示,既需要指导老师们的智慧,更需要各位选手在赛程准备与学业压力中竭力取得平衡。但这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全心投入,彰显了外院学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

  竺老师还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大赛,怀着时刻准备着的心态,在外院浓郁的师范生培养氛围中,积蓄力量,茁壮成长,秉持不断在路上的信念,以外院为强有力后盾,让奋进之帆在师大的港湾中高高扬起,让进取向上的清风向更宽广的天地徐徐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