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至7日,第三届基础外语教育“三亚论坛”(2024)圆满举行,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胡美馨教授、罗晓杰教授、郑志恋教授、付安权教授、何晓东副教授、竺金飞副教授、洪晓翠博士应邀参会,并在不同环节作精彩分享。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外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和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承办。论坛汇聚了全国外语教育领域的二十余位重要专家以及100余名高校研究者、中小学教研员与一线骨干教师,共同探讨“双新”背景下基础外语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之道。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教师团队参加第三届基础外语教育“三亚论坛”
罗晓杰教授做专题讲座
12月6日下午,罗晓杰教授应邀为会前工作坊做题为“中学英语‘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她系统阐释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操作流程及其应用于阅读仿写和读后续写教学的实施方法。罗教授还示范讲解了评价核查表、等级量表和评分规则三类写作评价工具,着重介绍了分析式评分量规的促学原理和使用方法,分享了“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的优秀视频课例。讲座引起了参会教师的热烈反响。
12月7日上午,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院长胡美馨教授应邀主持“专题论坛一:高等学校院长论坛”。四川师范大学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院长曹曦颖教授,海南师范大学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院长陈义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院长葛桂录教授,河南师范大学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院长刘国兵教授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院长吴岩教授应邀出席。各位院长围绕“基础阶段外语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做专题发言,并开展圆桌讨论。
胡美馨教授(左一)主持高等学校院长论坛
胡美馨院长做题为“在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职前教师教育的RICH实践”的专题发言。她介绍了我校的RICH理念及其引领的师范生教育课程改革,基于本科一年级《综合英语》的一个小组项目学习案例,展示了在RICH课程实践中,学生如何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问题,收集相关语料,深入分析文本,并将相关问题置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透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理解语言的社会建构本质,还训练提升了主题确定、内容组织、文本分析、教学设计、合作反思、数智教学等师范生素养。
在圆桌论坛中,院长们围绕“基础外语教育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据此,外语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发展应做何努力?”开展深入讨论。院长们认为:基础外语教育需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全球胜任力,重视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需在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中强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素养,发挥其对深化基础外语教育改革的作用;需完善教师职前教育中的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协同机制,完善职后发展中的教研保障;需优化高校分类评价机制,激励外语教师教育者更专注于教书育人,培养更高质量的基础外语教育师资。
洪晓翠博士担任院长论坛协调员,深度参与了院长论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付安权教授在平行论坛(一)做专题报告
12月7日下午,付安权教授应邀在平行论坛(一)“数智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学”作题为“人工智能与英语教育教学创新”的专题报告。他深入阐释了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要求及内涵,提出“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策略。付教授指出,英语教师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深入理解新时代外语课程与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推动学习者在人工智能知识学习、认知理解与创新应用之间的高效转化,从而实现英语学习者的数字化跨文化实践能力提升,促进高英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同日下午,郑志恋教授应邀在平行论坛(二)“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广东实践”主题研讨中作总结发言。该平行论坛由广东省高中英语教研员罗永华正高级教师领衔并主持。对七位团队成员三个多小时的经验分享,郑老师用“惊喜、期待、商榷”六字进行总结。她表示,作为RICH外语教育改革的核心成员,看到项目化学习在广东高中外语教育中生根开花,她倍感欣喜。她期待广东团队在“机制保障、学术引领、项目驱动、多元评价”的基础上,持续深耕探索;并建议团队未来能更好地融入中国话语,在外语教育中进一步探索“真善美”的真谛。
郑志恋教授(右四)与平行论坛(二)团队发言老师
会议期间,罗晓杰、竺金飞、何晓东和洪晓翠四位教师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教研组长朱敏老师就学生读后续写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和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与评价等问题开展深入探讨,并考察了上外三亚附中的英语教育改革。
在此次论坛中,我们参会教师充分展现了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成果,汲取了丰富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我们师范生课程设计和师资培养带来新视角、新资源,为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提供了积极借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科纵深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