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吉,2020级英语(师范)专业2班学生。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院党员之家宣传部干事。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提及考研的初心,索南吉认为读研是一个可以为自己提升眼界与能力的绝佳平台,强烈的“首都情结”也给予了她跨越重重障碍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勇气,怀着要享受最好教育资源的壮志,她一往无前。
考研的路程是由泪水与鲜花铸就的,纵艰难曲折,仍风雨兼程,盼未来光明路。索南吉认为,文科专业的基础与重点都是课本内容记忆,因此,考研面临最大的困境便是无论记了多少遍都难以刻入脑海的内容,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在考试中顺利答题。对于考研的不可掌控感引出了她内心的焦虑,压力之下暴饮暴食也成了常态。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索南吉分享道,“克服背书过程中的畏难情绪,疏通题目逻辑,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是走出困境的妙药。”在精神上,应向外界如父母,室友,学院的老师寻求慰藉,多表达内心想法。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作为英专跨考生,对于考研专业的选择索南吉如是说:“表面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复杂枯燥的,但其中的很多哲学原理都是富有深意而充满趣味的。高中时代,我就喜欢政治学科,大学的公共课中我也喜欢思修,有这些作为基础,上起课来愉悦且受益匪浅,这让我坚定了跨考的想法。在就业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观的企业越来越多,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背景可以使英专生在就业时获得更多的优势,比如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英语专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作用不是单向的,索南吉坦言英语专业对于跨考其它专业也有巨大作用。首先是考试科目准备,英语专业的学生准备英语一或英语二效率高,耗时少,深厚的单词基础让她有更多时间刷题。在复试中,突出的口语能力也让她更得老师青睐;在读研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前沿的文献都由英文编写,英专生便获得了快速阅读的天然优势。发表论文时,英语学习背景提供了中西比较视野的独特选择,跨学科的呈现更具新意。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对于同样期盼考研上岸的学弟学妹们,索南吉根据不同学科提供了她的学习思路:在政治学习中,要学会运用零碎时间,如在吃饭时用小程序刷肖秀荣考研政治中级预测4套卷、冲刺8套卷的选择题,并深刻理解每一个选项,在来回图书馆的路上听知识点,并有侧重地去背;在英语学习方面,索南吉指出,单词的背诵仍不能松懈,也要积极学习有益的解题逻辑,但更重要的是多刷题,刷真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背书和看时政是重中之重,并要建立知识网络,在做题过程中去联想相关知识点,日复一日,且要学会做自己的考官,一周一模考,明确答题格式的精确性,提高对考试时间的掌控力。
考研之路困难重重,也需要跨越山海才能窥见光明,但索南吉坚信平凡的生活也能绽放出绚烂的光彩。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