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由伟德国际1946官网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共同主办的“儒莲汉学奖学术研讨会暨《‘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第一辑》新书发布式”在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研修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以及伟德国际1946官网人文学院、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024年是伟德国际1946官网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儒莲奖与法国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且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在文明互鉴的宏大背景下,专家学者们重点讨论了法国于1872年设立的儒莲奖,通过回顾历届奖项情况,深入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与学术内涵。同时,会议还发布了全新影印丛书《“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第一辑》,为汉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动力。
《“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第一辑》封面
会议伊始,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副教授、儒莲奖与法国汉学研究中心主任蒋硕博士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支持《“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第一辑》出版与发行的学者及相关机构表示衷心感谢。
中西方交流史研究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作了题为“禄是遒与<中国迷信研究>与中国宗教研究”的主旨报告,他结合1912年儒莲奖得主禄是遒的《中国迷信研究》,探讨了法国汉学界对中国文化的客观态度。李教授指出,消除偏见、客观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文学,是所有汉学研究的前提,更是当下关注儒莲奖的重要意义所在。譬如儒莲奖得主禄是遒的《中国迷信研究》,他结合比较宗教学、人类学等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民俗信仰,为法国汉学界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更促进了十九世纪的宗教研究整体趋向科学化。以儒莲奖作为媒介讨论汉学研究发展历程,可以彰显中外文化交流的真实面貌。
伟德国际1946官网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院长邱江宁教授作题为“法国儒莲奖与中国学派的构建”的主旨报告,指明藉“儒莲奖”探讨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学派构建的重要意义。邱院长指出,儒莲奖诞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为全世界瞩目和觊觎的特殊时代。当时西方以及中国、日本东亚的学者出于了解中国、“重新绘制东亚版图”的目的,纷纷开始重新打量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由此孕育的一大批汉学研究,为中国研究和中国学派的构建提供了足堪范式的思维方法和研究路径。因此,如今以儒莲奖作为纽带,汇以文明互鉴的视角、传统语言学方法和对中国及亚洲人生活本质的关注,对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回顾以及当下中国形象的建构而言意义非凡。
主旨报告外,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副教授李婷分享了题为“〈中国云南纪行〉中的观念与立场辨析”的学术报告。她指出,《中国云南纪行》为1881年儒莲奖获奖作品,该书作者埃米尔·罗歇以法国驻云南府领事的身份,对中国云南的各种群体形象展开了书写。她同时对罗歇书写立场作出辨析,认为罗歇呈现出融合或混淆的态势、以及广义的旁观者和介入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分析这一获奖作品,可以深化我们对跨文化书写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审视跨文化交流中的隐性偏见与文化融合。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博士生孟兆宇分享了“注释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翟理斯和宋贤德〈聊斋志异〉英译本为例”的学术报告,讨论了儒莲奖两次获奖者翟理斯的翻译理念。他表示,翟理斯、宋贤德两位汉学家翻译《聊斋志异》都希望修正民众对中国的套话式想象,当下也亟待以文明互鉴视域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与阐释。
伟德国际1946官网硕士生董钇君作题为“儒莲奖得主关野贞的东洋建筑史考察”,分享了关野贞《朝鲜古迹图谱》的具体信息。她将关野贞的东洋建筑史考察分为日本考察、朝鲜考察、中国考察三部分,指出关野贞为东亚及全球古建筑与文化保护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受制于殖民主义、亚洲主义与民族主义。董钇君表示应该以辩证眼光审视历史研究,从而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和更深刻的反思空间。
相关学者专家还对儒莲奖与法国汉学研究中心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儒莲奖与法国汉学研究中心主任蒋硕博士介绍了“儒莲奖与法国汉学研究中心计划与丛书编选”情况,他指出要分五个阶段推进研究中心的工作。第一,影印和选编儒莲奖的重要书籍,旨在传承与整理这些珍贵的学术文献;第二,进行专业的翻译工作,将这些经典作品译为中文,能被更广泛的读者群体理解;第三,儒莲奖相关文献的研究,力图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第四,将通过公众号发布或转载儒莲奖的书籍推介、学术会议、研究论文等,集中展示儒莲奖的学术成果和文化意义;最后,计划将于明年召开儒莲奖研究国际会议。
复旦出版社副编审顾雷就“儒莲奖丛书出版历程及相关事宜”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项目的申报过程,及其由设想到实际操作的挑战与成就。顾雷特别提到,该套丛书的第一辑,包含加斯东·加恩《早期中俄关系史 1689—1730》、于纯壁《北京城记》、理雅各《法显传》三本书,其底本来源珍贵、文化意义深厚,一定能为学界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与思想启迪,也可为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学术传承开辟新的篇章。
上海社科院图书馆研究馆员高明则分享了2013年上海书店关于《密勒氏评论报》的影印历程,强调学术影印工作不仅要依托学者扎实的研究基础,更应建立在学者、出版机构与公共收藏机构三方的紧密合作之上,高明研究员的分享为当下“儒莲奖”要籍影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此外,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副教授金稀玉介绍了《〈“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第二辑〉》的相关情况,表示第二辑将以1917年儒莲奖得主关野贞的《朝鲜古迹图谱》为出版重心。这部图谱创作于1916年,由日本朝鲜总督府“古迹调查委员会”对朝鲜古迹进行考察后编纂,全书共十五册,并于1973年由日本名著出版株式会社限量再版。金稀玉副教授通过详细的介绍,展示了这部作品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文化意义,同时也揭示了其在跨国学术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2001年儒莲奖获得者、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外国语言文明系副教授李晓红,她作了《〈神龙——中国古代龙图像起源〉的获奖与儒莲奖的创立及评选程序》的演讲。在演讲中,李晓红副教授不仅细致回顾了《神龙——中国古代龙图像起源》一书的前期准备与写作过程,还详细阐述了该书的获奖过程,揭示了其背后复杂的学术审美与评价机制。李晓红老师认为,儒莲奖作为一个促进中西学术交流的媒介,在推动学术创新与文明互鉴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在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分享与热烈讨论中,“儒莲汉学奖学术研讨会暨《‘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第一辑》新书发布式”圆满落下帷幕。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印晓红副教授与何秋林博士作了闭幕总结。
本次会议不仅回顾总结了儒莲奖与伟德国际1946官网法国汉学研究中心过去一年在汉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前瞻性规划。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持严谨治学、创新求实的理念,深入挖掘和整理域外汉学重要文献,促进中外文化的深入对话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