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考研的同学们突破语言难关、助力科学备考,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语开展第四期和第五期“多语融韵·共话世界”语言服务先锋岗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为考研英语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四期语言服务先锋岗活动


来自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翁家家为在座同学带来了有关完型填空的经验分享。


图片


首先,她以《十年考研英语完型考点分布规律》的图表引入,向我们直观地介绍了不同考点所占的比重,特别强调了句内逻辑关系、上下文对应以及词义辨析的重要性。为了向观众更加形象地展示考点分布的规律,翁家家以2023年英语(一)的完型填空为例,采用表格的形式点明了对比、列举、概括等句内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向同学们讲解了清晰的解题思路。随后,翁家家提出一定要积累和熟悉固定搭配,并向大家推荐了公众号——晶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类平台多多积累有关考研英语的素材。

在考研最后冲刺阶段,翁家家指出,同学们务必调整好情绪,保持稳定,并且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这一阶段的稳定性和坚持至关重要,不要让情绪波动影响了自己的复习节奏和效果。坚持到底,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来自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吴昊为大家带来了有关阅读理解的经验分享。



根据自身学习经历与备考感悟,吴昊提出了i+1”理论:一味的重复刷题(“i”),水平是无法得到提高的;只有不断总结错题题型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做到+1。基于此理论,吴昊建议从词汇、语法和逻辑三个方面来弥补不足。词汇方面,他强调了词组搭配的重要性,提倡多多积累,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语法方面,他着重指出,语法能使我们清晰地抓住句子尤其是长难句的主干,进而帮助我们理解句意。对于最为重要的逻辑方面,他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高度关注连接词,特别是包含转折关系的连接词;二是要通过首尾句对比和段落之间的连贯,判断出段落大意;三是要对文中的指代词多加注意。

最后,吴昊贴心地分享了一些答题技巧:先看题目,再做题;标注专有名词,以便快速溯源位置;多用排除法;通过选项反推标题。吴昊的演讲干货满满,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高效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更为同学们在阅读学习的征程中披荆斩棘、稳步前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第五期语言服务先锋岗活动


来自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的倪佳楠为在座同学带来了有关写作的经验分享。



首先,倪佳楠以《写作考察类型及分值》的图表引入,向同学们直观地介绍了英语(一)和英语(二)在写作的类型及分值上的不同,特别强调了在大作文中,英语(一)多为图画作文,英语(二)多为图表作文。为了向观众更加形象地展示题型的差异,倪佳楠以2023年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写作真题为例,讲解了两篇真题的写作要点,包括描述图片或图表、阐述寓意、分析原因、给出评价等。

接着,倪佳楠为了帮助同学们靠近第三档或第四档的分数,提出了建议。她表示,同学们要覆盖题目要点,避免低级语言错误,注意标点符号和文体,书写需简洁整洁

最后,倪佳楠推荐了孙大圣英语学习Zachary的英语视界两个公众号,希望同学们多利用网上资源,平时多积累写作模板,提升写作能力。




来自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李璐艳以视频形式为在座同学带来了有关翻译题的经验分享。



首先,李璐艳介绍了英语(一)和英语(二)在翻译题上的差异题型方面,英语(一)常翻译句子,难度高、包含难词和长难句,英语(二)常翻译150字左右的文段,难度低且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评分标准方面,英语(一)按3 - 4个采分点给分,容易得高分,而英语(二)分为四个档次,大多数同学会处于第三档次,较难拿到高分。

接着,李璐艳为同学们讲解平时做翻译练习的四个步骤:首先通读全文,然后分别翻译各个小句子,再运用翻译技巧连接小句子完成翻译,最后可以对照解析或教学视频对译文进行修改。

最后,针对翻译难点,李璐艳介绍了五个提高翻译水平的小技巧:一是词性的转换,翻译时可进行词性转换以保证语句通顺;二是增词法和减词法,两种语言表达特点不同,翻译时可适当增减内容;三是代词的翻译英文习惯用代词,中文习惯写出所指代事物,因此要强化代词还原意识;四是重心转移法,英语句子重心多在前,而中文多在后,因此英译汉时要调整语序;五是从句的翻译,遇到长难句要拆分主句和从句分别翻译,再按信息量大小确定从句位置,最后连接分句。


                




主讲人的分享干货满满,为同学们揭开了考研英语的神秘面纱,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考研路漫漫,却并非孤军奋战。请相信,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次坚持都将铸就更加坚韧的自己。祝各位考研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笔锋所至,梦想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