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次抵达格勒诺布尔的激动,到课堂上的点滴成长;从城市角落的意外惊喜,到与来自世界各地同学的友谊升华:请跟随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法语系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访学团17位同学的步伐,一起感受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和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吧!
一、初来乍到
飞机落地法国的那一刻,同学们不禁感叹:“我们终于到法国咯!”
本次航班第一程是北京/上海-布鲁塞尔,第二程是布鲁塞尔-里昂,随后再包车到格勒诺布尔。虽然转机中途遇到了一些小插曲,不过凭借着同学们遇事积极解决的优良心态,小问题也陆续解决,同学们最终顺利抵达格勒诺布尔。从里昂到格勒诺布尔的路上,天很蓝,空气很清新,环境和气候非常宜人。

到达住所后,同学们顺利拿到了房间钥匙,并办理入住手续。
在法国,除了商场和餐厅,其余地方基本没有安装空调,尤其是宿舍。格勒诺布尔属于山地,昼夜温差大。白天能达到30多摄氏度,晚上会降温到18度左右。因此,生活老师也很耐心给同学们讲解,提醒同学们每天都要注意气温变化。
安顿好后,同学们来到附近最大的法超Intermarché。里面的商品品类比较全面,价格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昂贵。当地的法国人都十分热情,随处可听到课本中经常出现的问候语:bonjour/bonsoir。
同学们在国内提前办好了充值一个月的公共交通卡,所以到达法国后便可以直接乘坐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等交通方式出行。第二天,同学们在生活老师带领下,到大学附近的综合商店和银行办SFR电话卡和SG银行卡。格勒诺布尔不大, 半小时内几乎可以抵达城市的任何角落,交通便利。去学校直接乘坐C5一站到底即可,课后想去城市的其他地方参观学习,从学校坐Tram B线也可以直达。总体来说,格勒诺布尔这座城市,生活非常便利。
二、CUEF课堂初体验
开始正式上课前,学校召开了集体会议,同学们收到了来自UGA的开学礼物以及本学期的课程安排。
根据不同的语言水平,同学们被分在B1、B2两个大等级班,各个大等级班级又会细分为不同的小班。上午的课程是与语言等级相对应的语言课程,主要教授语法、口语、写作、阅读。而下午的课程为选修课,分为常规选修和词汇选修课,根据语言等级有所区别。开学后,前两周为体验课程,同学们可以在这一周去体验下午开设的选修课,学校将在第二周开始线上选课,第三周确定选课名单。
同学们的B1的常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例如:
1. La vie politique de la France contemporaine当代法国政治生活
政治课开设在每周一的下午第一节课,课堂主要围绕法国的政治历史及政治体系展开。每节课的开场,老师都会以过去一星期的政治新闻作为引入,结合针对此事件创作的漫画,聆听同学们对漫画的解读。课程开展沿历史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法国当代政治的形成。课堂以讲述理解为主,课堂文件附带课后作业。老师会将课件上传至电子信息平台,以便同学们复习。
2. Littérature文学
政治课后,时间来到周一下午的第二节课,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学课。文学课堂围绕法国浩如烟海的经典文学作品展开。课堂内容主要是文学作品的选段精读,阅读老师选取的文段,并回答相关问题。课堂氛围融洽,老师会采用一些小程序来收集同学们的回答,或者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文本内容并进行解读。之后,老师会对文段所采用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并寻找更浅显易懂的例子以便于理解。
3. Théâtre戏剧
相较于文学与政治课程,戏剧课相当活跃有趣。戏剧课是选修课中唯一一门B1和B2同学一同上课的课程。戏剧课老师首先会向大家提供剧情规定,但这些规定并不严格,只需要符合剧情转折要求,合乎逻辑,台词及情景都由同学们自己设定。可以说,这门课是想象力的天堂。另外,老师还会通过一些小游戏对同学们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台词训练、动作训练等。但是,由于戏剧课的自由度较高,意味着戏剧课的可容纳学生较少。因此,想要上戏剧课,除了兴趣还要有点运气哦!
4. Civilisation et mythologies文明与神话
神话课程,课如其名,授课老师Elsa非常热情。课程内容包含从人类起源到埃及、希腊、罗马的神话解读。老师每周会介绍一个主题,大主题之下会包含几块内容,老师会按照顺序一一解读。课件内容图文相辅,老师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释。课程内容结束后,课堂文件会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判断、简答、选择、填空,形式不等。这份文件如同复习文件,在课堂结束后第一时间帮同学们梳理课堂内容。
5. Culture et société文化与社会
文化课程开设在每周四下午第一节,是一周中最后一节选修课。课程内容围绕法国社会生活与文化开展,课堂以ppt演示的形式授课,老师会在解读文化现象时以幽默的语言与大家分享这种文化的现状并推荐同学们去进行相关体验。另外,课堂还会穿插音乐、影视及图像资料。每节课开始前,老师都会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小测验,题目形式包括简答、选择、判断,以帮助同学们进行课程复习。
以上就是B1课程常规选修课的全部介绍,关于词汇选修课,根据语言等级区分后,课堂主题有所区别,但课堂形式基本相同,主要是介绍一个主题之下的相关词汇,以扩大学生的词汇库,提高语言能力。
B2上午的课程安排与B1类似,以语言课为主,课程形式多元,选题新颖且具有思辨性。互动式的教学形式,使同学们从一开始畏畏缩缩到现在主动发言,法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也由此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较于B1,B2下午的课程选择更为丰富,除了必修的词汇课和法国现代史、艺术史、经济学等基础选修课程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选择本校的ETC课程,即面向全校非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涵盖生态学、宇宙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置身于真实的法国课堂,同学们感受到了别样的学习氛围。在深入了解法国的历史、艺术、人文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极大拓展。
三、在格勒诺布尔,体验“实践教学”课堂
除了教室里的课堂学习,为了深度了解法国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水平,大家跟随语言中心老师的指引实地参观“法国大革命的摇篮”——Vizille城堡,体验“实践教学”课堂。宏伟的私家古堡如今演变为法兰西革命博物馆的所在地,城堡外面风景优美,独特的历史和自然遗产融为一体。参观博物馆内精美绝伦藏品,法国当代史的课程内容以及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风貌化为实物展现在大家面前。
趁着欧洲遗产日,所有的博物馆都免费开放,正是学习的好时机,大家在老师带领下结伴参观格勒诺布尔当地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如Muséum de Grenoble, Muséum d'histoire naturelle, Notre-Dame - Musée。每个博物馆都精心布置,标本栩栩如生,绘画讲述历史,教堂安静肃穆。其中的美术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亮点,它有广阔的开放空间、质朴的画廊和窗外怡人的景色。美术馆采用了光亮的玻璃和钢筋结构,馆藏丰富多样,从16、17世纪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画派的作品到20世纪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的作品,再到194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流派。在参观途中,同学们幸运地撞见了馆内的古典音乐演奏,悠扬的乐曲萦绕在敞亮静谧的博物馆,法国艺术史这门课程所教授的鉴赏技巧赋予了大家更多欣赏美的视角。
同学们也在巴士底堡垒饱览整座小城的风景。这里是法国唯一建于城中心的空中索道,连接巴士底堡垒和格勒诺布尔市中心的索道已成为城市的独特象征,格勒人亲切地称之为“登山泡泡车”。
四、吃住在格勒诺布尔
初到法国,大家对闻名遐迩的法餐充满憧憬和幻想,陆续尝试了阿尔卑斯地区的农家特色菜,享受校园食堂的餐食优惠。在短暂的新鲜感过去后,同学们更愿意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通过小红书等社交软件学习烹饪技巧,蹲超市促销,尝试各种面食和菜系,大家厨艺飞速成长。
在饮食方面,除了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同学们还会品尝当地美食或者自行下厨。为了满足采购需要,大家选择早起赶集,感受到格勒诺布尔的人间烟火:朝霞挥洒,市集上的叫卖声和觅食的鸽子,到处弥漫着生活的气息和美丽的希望;同学们探索店铺,货比三家:对于美食的追求大家总是乐此不疲,中国留学生也因此成为了公共厨房的常客。在这里,不同国家的学生各显身手,各国菜肴的热气在此交融。在做饭过程中,同学们也结交了优雅的法国绅士们、突尼斯的“糕点师”、哥伦比亚的“咖啡小哥”、黎巴嫩的女学者们......
在美丽的格勒诺布尔,同学们居住在约 11 平米的温馨小屋里。这个小小的空间,却有着大大的温暖。房间虽小,但可谓五脏俱全,每一处角落都被精心利用,生活所需一应俱全。纯白的装修风格,给人一种干净舒适之感,仿佛能让人的心灵也得到净化。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轻柔地洒在房间里,形成斑驳的光影,那一道道光影,如同大自然的画笔,在房间里勾勒出梦幻的图案,为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让人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尽享生活的美好。
五、结语
或许出国访学的意义会在参观每一座当地建筑、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得到生动体现。严谨的语法、良好的发音当然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在来到格勒诺布尔的一个月后,大家不再羞于用哪怕没有那么严谨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沟通。
在格勒诺布尔,同学们经历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首先,语言学习成为同学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完全置身于法语环境中,同学们的听力和口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这种回馈是交换项目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独在异乡,同学们学着自己处理各种生活琐事,如购物、洗衣和烹饪。这样的生活让同学们感到充实而有意义。
在课堂上,同学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一起学习法语,老师们耐心地纠正发音,并经常组织有趣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
访学的这段时间,同学们处理各类遇到的问题更加得心应手,蜕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这段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让同学们更加珍惜此次难能可贵的访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