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暑期悉尼大学访学之旅妙趣横生,同学们在师范技能和英语素质方面都得到较大收获,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吧!

01


#

于教中学

#

在访学期间,同学们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学习。大家深入学习了诸如audiolingual method、PPP method等一系列基本教学方法,同时对task-based learning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并且掌握了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基础课型的教学步骤。大家还通过pre展示的方式,紧密结合自身经历,对所学的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从而达到了充分巩固知识的效果。在后两周进入到关键的peer teaching阶段,同学们积极地将所学的methodology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把grouping、check instruction、error correction等实用技巧一一付诸实践。通过这两次peer teaching的锻炼,同学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提升




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了两两组队的活动,围绕着英语课堂教学材料精心准备了展示内容。这种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主动学习积极性,还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准备过程中,大家深入研究了词汇的使用、听力理解的策略、口语表达的技巧以及写作的结构与风格,力图展现出全方位的英语能力。

妙趣横生的课堂上,同学们以新的视角和观点呈现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不仅分享了自己对教学材料的理解,还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材料应用于师范生课堂教学中,从而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加切合实际。




悉尼大学游学课堂精彩纷呈,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不断进步,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成长!这样的学习活动,切实地锻炼了我们的师范技能,也加强了同学们对英语课堂用语的掌握与运用,巩固所学,化为所用,真正提出了对一名英语师范生的要求。peer teaching既是一次访学终期的考核与总结,也给予悉尼访学团的学子对前三周所学的英语授课方法进行实操演练的机会。



在这次的访学之旅中,TESOL (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 TBLT (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PPP (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等方法深入人心,让我们在专业知识的汪洋大海里进入了更深更广的海域,也见到了更神奇的关于英语教学的新世界。

02


#

于行中乐

#

Barry老师在课堂上常常鼓励同学们“Take yourself as a local rather than a tourist” “Enjoy yourself in Sydney”,并希望大家能够在悉尼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他倡导同学们积极尝试跨文化交流,深入体察悉尼的自然风光,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现在,让我们走进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悉尼生活。

悉尼歌剧院无疑是悉尼的标志性建筑,大家对此已经耳熟能详。在这里,同学们走进艺术殿堂,置身于高雅的氛围之中,细细品味音乐剧。巧妙的舞台布景、演奏者完美的音乐呈现,以及演员们精彩的演绎,无不让同学们倍感陶醉。

在Barry老师的推荐下,同学们还参与了一场轻松愉快的海岸漫步。静静观赏海浪拍打海滩,细微体会落日余晖的变化,再一次投入Bondi Beach碧海的怀抱,倾听海浪的低语,疲惫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03


#

同学感悟


#


悉尼大学的四周访学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最后一周作为ELTT项目的final,peer teaching的准备也让我绷紧了神经,在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应老师的指导帮助和与搭档精心的准备下,我的表现有所提升,也获得了满意的成绩。四周的访学时间说短也长,短到来不及学习更多教学知识,付诸于更多教学实践;长在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在Sydney Opera House,Sydney Tower,Harbour Bridge等著名地标都留下了身影。每一次的sunrise和sunset,每一个beach,还有city walk和coast walk,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Study efficiently, enjoy beautiful scenery, and have a chill day, which are all about Sydney life!

——王慧菲



本次项目中的peer teaching环节对我受益匪浅。从最初的教学环节构思,到教学资源创建,再到每一句课堂话语的设计,老师们提供了很多意见,对学生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指导。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指令方面还存在语句过长、不清晰的问题,很多环节的设计都还有缺陷。尽管在大二下学期我们就接触了各种英语教学法以及各种教学理论的知识,然而在悉尼的课程更注重每个实践环节的细化,增加了我们的实践机会,对我们后续成为优秀的英语教师有着很大的帮助!总之,感谢学院为我们每一位访学同学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张正阳



在悉尼大学,我体验到了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英语授课教学,这里的课堂更加注重讨论和互动,教授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也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特别欣赏这里的小班教学模式,它让我有机会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也培养了我们小组合作和共同思考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叶静


TESOL课程是我们来到悉尼的主要目的,活力四射的Barry和幽默风趣的Mark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崭新思路。虽然我们对TBL、PPP等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用同样的框架设计出更高效的课堂、如何将他人值得借鉴的教学活动改编运用于自己的课堂,这些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和平时的课堂环境不同,我们需要时常离开自己的座位,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寻找写着句子的纸条(Walk and Write)或是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Gallery Walk),并在纸上留下一个大大的Smiling face。我和很多同行的同学们在出发之前算不上太熟悉,但这四周一起在课堂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也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王清彦




学思结合,伴我成长”。悉尼大学的教学模式相比于国内的大多数课程而言更侧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强调“learning by doing”,授课教师每上完一个部分,都会让我们来扮演“老师”的角色,将上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我们的老师Barry 和 Mark都极有亲和力,不仅仅教授我们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告诉我们如何高效运用电脑软件等实用的工具来辅助教学和促进自我的成长。让我惊讶的是,有一些老师上课运用的方法和我在国内综合英语等课程中接触的很相似,可见很多教学方法具有普适性。
——张潇月

 在悉尼大学的学习,是这次访学的核心。我们参与的ELTT课程让我收获满满。Barry和Mark两位老师专业、风趣,课堂生动有趣。在每天早上的课堂中,教学不再是纯粹的课本知识灌输,而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探险。身为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方法,也了解了许多有趣好玩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中,我们以学生的身份进行小组讨论,制作Poster,进行一场Gallery Walk,或者体验刺激的Hot Chair和Vocabulary Race。在接受一系列丰富而实用的课程后,我们转变身份,作为老师进行Peer Teaching,尝试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相互督促进步。
——夏米城

在TESOL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丰富多彩的挑战和收获。课程内容涵盖了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教学方法到课堂管理,再到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深入思考和探索。Barry热情活泼,Mark耐心温柔;Barry课堂活动丰富多样,Mark计算机与英语教学融合实践性强,两位老师细心负责地向我们传授知识。同学们共同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文化背景,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也加深了我对英语教学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
——钱慧敏

在课堂中,我们的两位老师Barry和Mark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我们了解TESOL课程的相关理念和实践。在Barry和Mark的指导下,我发现英语学习可以变得十分生动有趣,比如hot chair, music mingle, onion ring等丰富的活动和任务让教学避免了机械化和单一化,既让我作为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之中,又让我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的设计有了更丰富的想法。教授们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与英语教学有关的资源网站,拓宽了我的视野。每周五,我与小组同学合作,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将一周的所学内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总结和课堂展示,收获颇丰。
——周晨若



04


#

 访学结硕果,

带队教师全程助力

#

为期四周的悉尼大学访学活动圆满落下帷幕,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的学子们可谓是满载而归。同学们积极参与TESOL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与悉尼大学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还对不同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悉尼大学所采用的注重学生中心和互动性的教学模式,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启发。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本次悉尼大学暑期访学项目,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积极筹备,首次专门派出应建芬、娄瑶琪两位带队老师全程跟岗指导,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服务。老师们全程参与课程学习与活动安排,亲身体验课程设置与实施环节,积累丰富经验,为后续组团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意见和建议,包括更好地选择课程、完善学生管理服务、加强与悉尼大学合作等事项。
应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悉尼大学课堂教学之中。她从课程开始前便精心进行课前指导,为同学们梳理知识脉络,明确学习重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老师认真观察同学们的表现,记录下每一个细节。课程结束后,她又及时进行课后点评,针对同学们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娄老师则是做好悉尼大学访学项目质量调研工作,深入课堂内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模式,带领同学们进行实地学习,一同走进充满艺术气息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悉尼博物馆、富有书香气息的州立图书馆等地。通过现场学习,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深度融入悉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之中。同学们在娄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仔细观察每一件艺术珍品,认真聆听每一段历史故事,从中汲取着悉尼文化的精髓。
在两位老师的悉心引领下,同学们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航船,不断收获着宝贵的知识财富和人生经验。无论是在学术提升方面,还是文化体验方面,同学们都取得了满满的收获,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增添了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