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柏言,英语2020级6班学生,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曾任外语学院党员之家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英语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班级体育委员。本科期间连续两年荣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院优秀团员,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称号,曾获得2023外研社英语辩论公开赛大湾区三等奖、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大赛(CUDC)英语辩论校赛一等奖、CATTI杯翻译全国复赛一等奖、浙江省笔译LSCAT大赛一等奖、2022高教社杯本科“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浙江省三等奖等多项荣誉。现已成功保研并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图片


立志高远,步履不停:从微光到璀璨的初衷


蔡柏言,一个从大一就明确自己职业目标的女孩,似乎命中注定要走上一条与英语教育相伴的道路。大一时,她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成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而这个目标,让她一早便意识到,读研是她必须跨越的一座桥。然而,她的大学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局。尽管她目标明确,但刚进入大学时的她依然面临适应期的困扰,学业上的起伏让她一度只拿到三等奖学金。面对这般处境,蔡柏言展示出了她与众不同的毅力与坚持。她逐步调整学习方法,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节奏。她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与老师频繁互动;课后提前规划复习时间,为期末备考做好充足准备。

这份勤奋与坚持,最终让她收获了大二、大三连续两年的省政府奖学金,也为她保研打下了坚实基础。她在早期做了多方面的规划,同时考虑了保研和留学这两个选项,最终成功保研上岸。她证明了,逆风的起跑线不代表终点的失败,坚定的脚步总会在时间的推移中走向更加璀璨的未来。


逐梦无畏,乘风破浪:在赛场与科研中淬炼锋芒


在蔡柏言的求学之路上,竞赛与科研是一双羽翼,助她在风雨中磨砺,逆风中高飞。大学期间,她积极投身于各种学术赛事并屡获佳绩。两次获得浙江省LSCAT翻译大赛一等奖、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复赛一等奖的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通过比赛锻炼自身能力的信念。这些竞赛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语言能力,也磨砺了她在高压环境中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赛促学,在她的学习生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蔡柏言还积极涉足科研领域,在多个工作室与课题组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她与导师合著的《全球垃圾分类技术与政策研究——城乡垃圾分类前沿系列报告》让她首次站在学术的前沿,也为她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沉淀。科研过程从立项到结题,不仅锻炼了她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的能力,更使她学会了团队协作与独立思考的平衡。无论是在赛场上崭露锋芒,还是在科研项目中深耕细作,蔡柏言都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辽阔的学术天空进发。



更难得的是,蔡柏言还抓住了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交换学习的机会。在UCLA的那段时光,她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更通过与国际同学的交流,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对语言与文化交融的理解。这些丰富的经历,如同一块块拼图,慢慢为她拼凑出更为广阔的学术图景,也为她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勇者无惧,笃行致远:在追梦路上奋勇前行


在保研的路上,蔡柏言从未退缩。她始终相信那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Fortune favors the bold”——命运青睐勇敢者。这份勇气不仅体现在她保研的坚定选择上,也贯穿于她每一步的准备与努力中。她深知,保研之路艰难重重,唯有以更加扎实的基础与超凡的表现才能脱颖而出。绩点和面试表现,是她在保研过程中两大关键所在。为了让自己在复试中更加游刃有余,她提早研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的学术论文,在语言学导论的核心知识点上深入钻研,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这一领域的知识,她也做好了万全准备。

在复试中的十分钟,她沉稳自信,用流利的表达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打动了评委。这不仅是她多年积累的体现,更是她应对挑战时的从容与冷静。蔡柏言始终坚信,勇敢尝试,不畏失败,才是逐梦之路上最大的勇气。



她的保研之路,并不是一时的幸运,而是长期规划、踏实积累与勇敢拼搏的结果。从最初的微光,到后来在学术、竞赛、科研中步步生花,她始终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她的座右铭“Fortune favors the bold”不仅是自我激励的箴言,也是她用行动传递给学弟学妹们的真理——勇敢去追梦,命运自会为你指引方向。

逆风起飞并不可怕,只要心怀梦想,勇敢迈出每一个步伐,前方的光明与成就终会如约而至。无论是保研、考研,还是追逐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每一次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是通向更好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