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王建毅,我们2022级法语专业1班学生,入选第一届伟德国际1946官网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本科实验班,对世界民族研究充满热情,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国别民族政策领域。


非洲情缘

初衷

2023年,我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报名参加了伟德国际1946官网非洲研究院的非洲区域国别学本科实验班,这为我踏上南非之旅埋下了种子。非洲,作为一个常与贫穷、苦难等词语挂钩的土地,曾饱受压迫,至今仍在为发展和国际话语权等问题而奋斗。我对非洲的最初印象来自一本儿童文学书籍——《大象的主人》,书中对那片遥远而神秘大陆的生动描写,对人与自然的古老约定的叙述,以及对不同种族人群的和谐生活、互帮互助的细致刻画,都让我对这片我未曾探索的大陆充满了向往。我渴望与那里的人们交往,书写一段童话般的友谊故事,成为中非交流的使者。

在如愿成为非洲研究院本科实验班的一员后,我积极学习,热切盼望着了解这片大陆上的点点滴滴。刘鸿武院长的教导更是激励了我,他多次强调,做非洲研究,要做到“一肩挑,两头落地”。一头是我们所生所长的祖国,而另一头是我们研究的非洲。这促使我积极地思考中国为何能成功发展、日益强大,同时也促使我眺望大陆的另一端,希望着有一天能有幸踏足非洲。当此次南非研学项目报名开始时,我便积极申请并认真准备面试,幸运的是,我成功拿到了这张通往非洲的入场券。

如今,我将从生长、生活与学习的“这一头”,到达所研究的“那一头”,走进非洲,走进南非,走进南非的人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踏上这片具体而非抽象的土地。


初见科伊

调查发现

“我们是科伊族,不是科伊桑族。”  

“科伊和桑是两个民族,就好像把你们中国人和韩国人放一起称呼,你们也会不乐意的。”

 “没有科伊桑,只有科伊和桑,就好像没有中韩民族,只有中华民族和韩国人。”

科伊族大酋长!Nakama Gaokx'aob Kai !Nãs一改幽默诙谐的做派,板起脸,严肃地纠正“科伊桑”的称呼。



这是发生在田野调查中与科伊族人面对面对话时的真实一幕。点开百度搜索科伊桑,第一句赫然写道:“科伊桑人……,简称桑人。”这样的看法,恐怕会让南非东开普敦省的科伊族大酋长!Nakama Gaokx'aob Kai !Nãs、Ndlambe Great Place感到冒犯。也正因如此,我们在非洲的足迹才有了意义。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伟德国际1946官网南非访学团(后文简称访学团)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不远万里,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从魔都上海出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转机,抵达南非约翰内斯堡,最后到达吉科巴哈(Gqeberha,原名伊丽莎白港Port Elizabeth)。几番周转,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从夏天到冬天。虽然风尘仆仆,却难掩师生们的喜悦之情。路途的遥远与艰辛亦不敌访学团探求真理的赤诚之心。



2024年8月24日,访学团拜访了南非东开普省大酋长!Nakama Gaokx'aob Kai !Nãs、Ndlambe Great Place地区酋长Jo Ann Opperman、科伊族女酋长等科伊族重要领袖。



刚进入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地界,我们的车就被热情的科伊族人围了起来,他们一路上朝我们打着招呼,唱着歌。访学团的成员也被这热情的氛围带动,逐渐兴奋起来。到达目的地后,大家跳着下车,只见古树擎蓝天,碧草缦清河,可叹千古留名之文豪,不见此等绝色。


鼓声阵阵响彻天,歌声绵绵惹云停。一切对古老而神秘的森林的描述,一切对自然清新惬意的描写,在这一刻都有了具象化的体现,而一转身,只见科伊族人已分列两排,唱起歌,敲起鼓,夹道欢迎访学团的成员。



探寻科伊

体会感悟

南非科伊族人是南非的原住民吗?他们还有原住民认同感吗?

让我们先来了解南非科伊桑人,据《世界报》报道, 南非一次基因研究工作显示, 南非科伊桑人 (Khoi-San)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他们已存在了超过10万年。该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称, 科伊桑人的基因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是最早从人类祖先分离出来的民族。因此,他们显然是南非的原住民。这样古老的民族,却在欧洲殖民者的疾病、战争与领土争夺的野心下,一度濒临灭绝。有幸存活的南非科伊桑人,在种族隔离时代被白人政府划分为“有色人种”,否认了其事实上的原住民身份,在“有色人”这个复杂庞大的群体中,科伊桑人又不断与外族人通婚,加之“偷猎者”的恶性标签,学界认为,“很多开普科伊桑人对于原住民的认同感并不强烈”。

十分幸运的是,访学团成员到达Ndlambe Great Place地区是一片科伊族聚集区,在这里,我们有幸见证了科伊族少女的成年仪式。此后,访学团成员受邀与南非东开普敦省的科伊族大酋长!Nakama Gaokx'aob Kai !Nãs、Ndlambe Great Place等各级酋长进行交谈。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科伊族和中华民族一样有着对祖先的崇拜。女酋长向我们讲述了一些有关祖先的灵验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有关做梦的启示:倘若科伊族人梦见蛇,则代表危机将至;倘若梦见已故的亲人,则代表现实中亲朋恐将离世。另一个故事则关于祈祷和祝福:近几年,一位科伊族姑娘在黑暗中独自回家时祈求祖先保佑,结果一路上平安无事。而在同一晚,另一位姑娘却遭遇了不幸。后来,被捕的歹徒回忆说,行凶那晚,他也注意到了那位科伊族姑娘,但奇怪的是,他觉得那晚她有两个强壮的男人陪伴同行。



所学所获

当今,种族隔离之墙终于轰然倒塌,“南非人”的民族构建开始运作,这使得科伊桑族人,对原住民的认同感进一步降低。诚然,跨越种族的民族建构的确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另一方面,只强调“求同”而忽视“存异”,南非政府拒绝承认科伊桑的原住民地位,强行剥夺其土地,这无疑又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尽管许多开普科伊桑人对于原住民的认同感并不强烈,但我们在这里也听见了他们的内心的声音:“这里,这片地区,是我们的祖居之地。”

这不禁让我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为什么“能”,民族政策为什么“好”?夏吾杰在《今日中国》中总结了中国的民族政策的八个优秀举措: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及推动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

南非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国情,但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共产党带领56个民族团结一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值得我们对外传播,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看见、听见,并从中汲取符合他们国情的有益经验。我们希望科伊族有朝一日能和科萨族一样以原住民身份,在认同“南非人”身份的同时,也积极发扬科伊桑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