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2024年9月13日至15日,第22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国际会议(XXIInd International CALL Research Conference)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召开。作为全球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我们数字人文创新工作室导师黎岭副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在分会场中以“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为题进行口头汇报,并在Proceedings of the XXIInd International CALL Research Conference 发表了相应的学术论文(DOI: 10.29140/9780648184485-21)。

本研究聚焦于中国中小学外语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指出数字化转型对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尽管教育研究者对此领域颇感兴趣,但针对这一群体的评估研究仍然不足,且缺乏本土化的数字教学能力评估体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基于“数字意识”“数字知识”和“数字技能”三个维度开发了一套评估量表。该研究系黎岭博士主持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基金项目(项目号:2023M733171)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项目号:Y202353485)的系列成果之一。




Li, L. (2024).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ALL Research Conference, 2024, 137–140. https://doi.org/10.29140/9780648184485-21

据悉,本次会议的主题为“Transitions in CALL”,重点讨论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领域在过去几年中所经历的各种转变。会议设置了六个分会场,涵盖了远程教学、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此次会议为深化学术交流、拓宽国际视野提供了宝贵的平台。黎岭博士在与全球学者的互动中收获了积极的评价与建设性意见,有助于提升其自身及整个数字人文创新工作室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对师生参与此类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给予大力支持,为师生的学术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语数字人文创新工作室的本次论文宣读是其在数字时代外语教学实证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工作室致力于引导学生开展实证研究,融合多学科理论,培养科研思维,并激发创新活力。工作室的导师团队非常注重构建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成员的学术成长和研究能力提升。科研规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理论奠基,导师带领成员深入阅读前沿文献,共同探索实证研究热点,为成员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其次是实践探索,成员根据个人兴趣分组进行论文撰写和学术研究,享受研究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

工作室不仅关注学术研究的深度,还致力于提升成员的科研素养。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写作和课题研究,通过摘要撰写和提纲打磨等培训,帮助成员掌握学术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参与实际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实践能力。工作室还积极为成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分享成果,拓宽视野。此外,工作室鼓励学生考研出国,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和学术生涯规划意识,为成员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